隨著時代進步,人們獲取食物管道越來越便利,食品中毒事件時耳所聞,預防食品中毒除了相關權責單位,從源頭強化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的流程外,消費者在食用時也需注意個人衛生,對於眼前所吃的食物多一點認識和了解。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之情況或現象,應盡通知學校並且就醫,後續再聯係有關衛生單位進行調查,處理和採納。
❇什麼是食物中毒
食品中毒的定義是一人或以上攝取相同的污染食品而發生的不適狀況。
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致病物質是細菌,病毒,天然毒,化學物質。食品中毒的常見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等,上述的症狀不一定會同時發生。而其中毒的症狀及其嚴重程度,均會受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其攝取量等因素影響,而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症狀會持續1天或2天,有時候會持續1週到10天,通常症狀輕微,但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
❇為何會發生食物中毒
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食品調製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及水源被污染等。
❇遇到食物中毒怎麼辦
如有上述疑似食品中毒之情況應把握下列原則:
✍️出現疑似食品中毒症狀時應通知學校並且迅速就醫。
✍️保留剩餘食品檢體(密封並留存於低溫冷藏,不可冷凍),並儘速通知衛生單位進行調查,處理和採納。
學習食品衛生知識,掌握及提高自我衛生意識,就能減少食物中毒發生的風險,常保飲食安康。
🎯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
👐要洗手
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
🦪要新鮮
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
🥣要生熟食分開
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兔交叉污染。
♨要澈底加熱
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度C。
🧊要注意保存溫度
保存低於7度C,室溫不宜久置。
ℹ圖: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