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office

前端編輯

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單 位

學務處資源教室

職 別

研究助理

姓 名

曾惠子

研 習

名 稱

參加「自殺行為的防治與輔導(含危機處理機制)」研習

期 間

1080424日(三)

地 點

國立台南大學

     

  上午場次演講這是台南生命線陳瑢娟主任,是一位有經驗且形式有趣的講者;開門見山就是先問大家:在台灣自殺無罪,但幫忙自殺是有罪,罪刑多久?罪刑是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這個切點帶到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安樂死需到瑞士等議題;「從人為什麼自殺?」講到「目睹自殺的反應及如何因應」十三個議題,從中帶入些影片,增加課程的有趣度。

   「人生,活著永遠是價值」自殺往往是一念之間,旁人的敏感度與援手就有機會反轉一個人的生命;現今媒體報導瀰漫著對自殺太詳盡的報導,以至於容易效法、學習,闡述過多歸因於精神疾病的因素及對死亡後浪漫的想法等,使得自殺方式更為多元,及社會上自殺工具取得容易;進言之,如何預防呢?那就先從瞭解開始吧!

一、      一般人對自殺觀念的迷思:從最常聽到的一句話「說要自殺的人,不會自殺」,第二句「自殺的人都是決心要死的」,要不就是歸因為「自殺的人都是有精神疾病」,或者是逃避討論死亡的議題等,錯誤的迷思很容易讓原本可能的延續地生命,成為一樁遺憾。

二、      情緒低潮的警訊:自我價值的否定、自責、無望、憂慮等感到絕望無助。

三、      身體改變的警訊:沒胃口、飲食的改變、睡眠模式的改變,甚至體重暴增狂減,至興趣改變,遺容、習慣巨變等。

四、      行為低潮的警訊:無緣無故地哭泣、交代後事、撰寫遺囑、處理掉私人物品或心愛的東西,甚至到大量購買保險等。

五、      簡式健康量表(BSRS-5):透過量表檢視,進而尋求專業輔導或治療。

    如果已經面對上企圖自殺的對象,如何有個好的因應對策,講師講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有個婦人不斷喊著要跳樓,消防隊也在底下鋪好氣墊,不斷在窗台外喊著誰不負她,她想死了給對方好看等等,講師到了開始與她聊天建立關係,同理她的辛苦等等,關心她渴不渴,詢問要喝什麼,最後用一杯超大杯珍奶把婦人吸引回房間。

    結語老師給了一段很好的話: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受,孤單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轉身不一定最軟弱,別急著說別無選擇,別以為世上只有對錯,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個,所以我們永遠有路可以走,你能找個理由難過,也一定能找個理由快樂,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關懷的人找朋友!

    下午的講師比較像在上課,講述到從存在催眠治療談自殺,及療癒,由倫理行動出發等待到個案討論。

Go to top